近日笔者从区工信委了解到,“十二五”时期,我区区属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,基本形成了食品加工、建材包装、精密量仪、纺纱针织、机电制造五大产业。至2014年底,全区有各类工业企业120家,解决就业14000余人,实现工业总产值86亿元。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7家(产值超亿元企业14家),实现总产值80.82亿元,比2010年底的35.1亿元增加45.72亿元;完成工业增加值19.1亿元,比2010年底的9.8亿元增加9.3亿元,主要指标增速居各县(市)、区前列。
工业经济快速增长。据统计,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11年初的26家增至57家,总产值年均增长23.9%,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1.9%,实现利润5.54亿元、比2010年底的2.83亿元增长近1倍。
项目建设扎实推进。2011年至今,全区共实施重点工业项目68个,总
投资84.4亿元,截至2015年6月底,中兴精密量仪、三味奇食品、科利恩铝业、三朗电气等62个项目建成达产。
培优育强成效明显。全区产值超亿元企业由2010年底的6家发展至2014年底的14家;成义
电器、三星智能装备等20余家企业发展成重点骨干企业;弘奥生物科技公司成为我区首家在“新三板”成功挂牌的企业;中兴精密量仪、三味奇食品入选省工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(全市共3家,
湖滨区2家);今辉包装、三味奇食品获省名牌产品称号,三金变压器、伟尔达保温材料等8家企业获省著名商标。
科技支撑不断提升。区属57家规模企业中属科技型企业达24家,高新技术企业9家、位居六县(市、区)首位;专利授权142项,其中发明专利29项、新型实用专利110项、外观设计专利3项,位居全市第一;吉元农林、中兴精密量仪、中原量仪获得省级企业技术研究中心认定;中兴精密量仪是全区唯一获得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认定企业;朝阳科技、海峰轴承等12家企业获得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;中原量仪在
郑州大学工业园、北京西四环成立技术研发中心(郑州中心12人,其中博士2人,硕士3人,本科2人;北京中心15人,其中博士3人,研究生12人);中赢橡胶制品、上阳电器、朝阳科技、天康成套设备等30余家企业与45个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;中兴精密量仪等4家企业的“产学研”合作项目入选
河南省重大科技合作项目。
工业园区承载力逐步增强。全区先后投资2亿余元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,重点实施了涧河治理、绿化、亮化、道路桥梁、给排水、管道泵加压等工程,使园区承载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,目前园区共入驻工业企业85家(具备生产条件的77家),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4家,2014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亿元、税收1600万元。
区工信委负责人表示,“十三五”时期,我区将以承接转移、创新驱动、产业融合、集群发展、改革重组为主要途径,大力实施高成长性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工程,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构建集聚度高、竞争力强、带动力强、吸纳就业力强、资源环境友好的现代化工业体系。产业布局上,以园区现有产业基础、功能分工、承载能力为依托,结合“一园四区”空间结构特点,对各片区分别进行产业布局。发展目标上,到2020年,智能基础装备、铝精深加工主导产业先导作用取得明显成效,传统支柱产业运行质量持续提高,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提升。全区规模以上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80亿元,高成长性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达到70%左右,传统支柱产业精深加工产品比重明显提高;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超过35%,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超过15家,企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,自主创新体系持续完善;骨干企业引领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,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超过30家,其中超十亿元的企业达到3家以上。 (马长军)
《湖滨工业:培优育强优化升级》由河南新闻网-豫都网提供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smx.yuduxx.com/hubin/{290605.html,谢谢合作!